||
当前位置: ag凯发旗舰厅-凯发k8官网下载 > 共同富裕 >

我对共同富裕的思考9篇-ag凯发旗舰厅

作者: | 发布时间:2023-05-21 14:30:07 | 浏览次数:

篇一:我对共同富裕的思考

  

  我对共同富裕的理解

  我对共同富裕的理解

  共同富裕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主题,如何达到共同富裕更是大家奋斗的目的,因此如何更好的认识共同富裕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在邓小平的理论体系中,共同富裕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科学概念。对共同富裕内涵的全面准确理解,是理解和把握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前提和基础。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在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核心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并日益成熟起来的。共同富裕首先意味着要消灭贫穷,因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应该是富而不是穷。其次,共同富裕是有差别的共富,不是同时富裕同步富裕的“同步富”;平均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平均富”只能导致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最后,实行共同富裕不是要搞两极分化,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

  共同富裕既包括物质生活意义上的共同富裕,也包括精神生活意义上的共同富裕,是以物质的共同富裕为基础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那种片面强调发展生产力,以为只要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就是共同富裕的观点,是极端错误的。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不是共同富裕;物质生活充裕、精神生活匮乏、社会风气恶化,同样不是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还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实现人民的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统一;才能真正地达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范畴。共同富裕不是从来就有的,不是哪个社会制度想实现就能实现的。迄今,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个社会制度能够过上真正意义上的共同富裕。原始社会的人过着饥一餐饱一顿的生活,没有共同富裕可言;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由于生产力落

  后也谈不上共同富裕;而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其剥削的本质决定了它也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只有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的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实现共同富裕。但共同富裕是一个从贫穷到温饱、小康再到富裕,从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循序渐进的艰难过程,因而“分三步”走是中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战略步骤。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是: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部分先富是加快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各地经济基础不同,自然条件不同,劳动者能力不同,生产发展水平不同,也由于存在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分配方式,地区之间、社会成员之间一定程度的收入差距是不可避免的,剥削现象在一定范围内的存在具有客观必然性。但这不会促长剥削思想的产生,因为社会主义的目的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为了更好地实现“三步走”的战略,邓小平同志提出,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构想的先富、后富、共同富裕的非平衡发展和波浪式前进这个大政策,以承认差别为前提,以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为条件,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在整个经济改革和发展中起了重大作用。对于地区间的不平衡发展,他认为,沿海先发展起来,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阶段,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在处理先富、后富和共富关系时,也要从大局看问题,以防止引起社会大动荡。重要的是,要鼓励大家动脑筋想办法发展我们的经济,要有开拓的精神,不要去损害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损害了对社会主义事业不利。实践已经证明,实行这样一个发展战略,是我们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

  总之,共同富裕不等于平均富裕,又不同于一部分先富,而是大家富起来,与贫穷彻底告别。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继往开来的不懈努力,加速前进。我们对走向共同富裕充满必胜的信心!

篇二:我对共同富裕的思考

  

  2022年度大学生对共同富裕思考和理解800字

  2022年度的大学生对共同富裕思考和理解

  “共同富裕”是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其核心是追求人民幸福和社会公正,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涵之一,是我们党要始终坚持的发展理念。对于2022年度的大学生而言,我们更应该认识到共同富裕的重要性和意义,从而在自己的成长中积极传承和贯彻这一思想。

  首先,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中国还面临着许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乡村贫困、城市中的底层群体、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医疗资源的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不应忽视。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前瞻性思维,从科技、产业、文化等方面来推进社会的公正性,使得社会的资源、机会和利益可以在所有人之间分配得更加公平合理,让每一位公民都能够获得发展的机会。

  其次,共同富裕是一个全民性的事业。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付出,不能只是政府和企业的责任,也不能单靠个体的奋斗。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秉持一颗公正、感恩以及有社会责任感的心态,关注社会问题,并在各自的领域内为实现共同富裕努力奋斗,尽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公正做贡献。

  最后,共同富裕需要注重差异化发展。共同富裕不等于平均富裕,因为每个人的基础和境遇都不同,只有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阶层和不同群体的差别化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大

  学生应该有长远眼光,了解国家的发展战略,掌握自己的优势,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向,为自己和社会做出的合适的贡献。

  总之,共同富裕是一个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共同努力的伟大事业,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建设者,更应该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发展观,站在社会建设的前沿,为实现共同富裕而奋斗。

篇三:我对共同富裕的思考

  

  在数字经济新形态下关于共同富裕的思考800字

  一是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流通效率。

  二是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

  三是数字经济全面拓展了市场范围。

  四是数字技术显著改善了营商环境。

  数字经济促进“共同”与普惠性的潜力。

  一是数字经济对中小企业创业发展更加友好。数字经济尤其是平台经济催生的数字生态系统,有利于中小企业创建与壮大。

  二是数字经济的就业方式更加包容。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劳动力普遍“过剩”,以及部分群体对自由灵活、弹性兼职工作的向往(也可能是被迫的),导致平台灵活就业或兼职劳动力供给持续增长。“骑手”或“跑腿”等“灵活就业”人员的大量增长,与美团等外卖平台、快递企业迅速扩张之间形成了正反馈。

  三是数字经济有利于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新型网络、数据平台、数字政府、数字社会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及应用,以及数字乡村建设,一方面将使城乡居民享受到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优质公共服务与政务服务;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弥合城乡间、区域间、部门间的数字鸿沟,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城乡间、区域间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切实提升城乡居民的“获得感”。

  数字经济更加高效助推共同富裕的政策措施。

  数字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基本挑战,影响了其助推共同富裕潜能的进一步发挥,如数字鸿沟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数字经济治理体系也存在不少缺陷,部分平台企业涉嫌滥用市场势力(包括强制“二选一”和过度补贴)、滥用大数据、滥用人工智能算法。

  为进一步发挥数字经济助推共同富裕的潜力,应通过软硬件的适老化改造等措施尽快弥合城乡间、区域间和群体间的数字鸿沟,防止老年人、残障人士和欠发地区居民成为边缘化的“数字难民”;应探索完善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机制;应探索形成基于普惠共享、多元参与、公私合作、法治保障的更加完善的数字经济治理格局,包括更好保护消费者隐私和数据安全,构建更加科学严谨的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政策与法律体系,以促进数字市场的公开公平透明竞争,确保数字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篇四:我对共同富裕的思考

  

  《共同富裕[的再思考]》

  摘要:在这里,所谓先富也罢,共富也罢,都不过是劳动者诚实劳动的结果,没有劳动者的诚实劳动,一切都免谈,因此,劳动者的权利、尊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一个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社会,才是公平正义的社会、风清气正的社会

  共同富裕,是当年为了破除平均主义、大锅饭,尽快让一些地方迅速发展起来,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而提出的一个策略性的愿景。应该说,当年提出这一策略的环境,首先是为了打破大锅饭,推进改革。目的是要尽快把经济搞上去,至于如何达到共同富裕,实际上考虑得较少。也说过要防止两极分化,强调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但立论的重心并不在共同富裕,而是强调发展是硬道理。当年提出要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解决共同富裕问题,现在10多年过去了,这个目标仍有待实现。现在贫富差距已经出现难以遏制的趋势,各地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多少与之有关。这就要求我们在探索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时候,必须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回过头来重新研究一下究竟什么是“共同富裕”。以下问题是值得思考的――

  其一,什么叫共同富裕?是大家一起富裕吗?富裕总有先有后,不可能整齐划一。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达不到人人一样的富裕。真那样的话,这个社会就没有活力了,如果强制推行,只能是平均主义、大锅饭的重演。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吗?由于财富的获得和占有永远都不会是均衡的,而富裕程度也是相对的:改革之初万元户就叫富裕户,今天万元户已经是贫困户了。至于有人以北欧一些国家为例,认为这些国家就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典型,比较分析后可以看出,这些国家的社会福利的确搞得好,但搞得好的前提不是“共同富裕”,而是建立了比较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和体制。至于有人认为共同富裕是指将基尼系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即0.25至0.4之间),这可能混同了共同富裕和贫富差距两个不同概念。基尼系数是就贫富差距而言的,并非共同富裕的具体指标。如果只是为了保持基尼系数在0.25至0.4之间,那是人均gdp800美元或更少的国家也能做到的事。因此,不能简单地以基尼系数作为衡量共同富裕的具体指标。

  其二,根据当年的设想,共同富裕的前提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其他人实现共同富裕。而这些年来的实践证明,先富者愿不愿意以及能不能带动共同富裕是成问题的――这也是今天的现实:中国的亿万富翁已是世界第二,而穷人(每天收入1美元以下的有1.5亿人,2美元以下的则有4亿多人)仍是不可数计。为什么富翁不去带动穷人致富呢?这恐怕要归因于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本性。因此,不能依靠富人发善心来带动穷人致富,而必须通过制度安排,使人人都有致富的渠道和机会;同时通过倡导劳动致富的理念和价值,使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富裕观,才能建立起公平正义的社会。

  其三,共同富裕和少数人先富,讲的都是结果,然而,没有过程哪有结果呢?天上不会掉馅饼,怎样才有馅饼才是问题的关键。一段时期以来,跨越发.

  展、跑步前进、弯道超越……虽取得很大成效,但同样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方面,激发了急功近利的社会心理,人们只顾眼前利益,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和破坏环境,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带来的是“低质量增长”,这方面遗留下来的问题可能需要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解决;另一方面,不讲究过程,只强调结果,败坏了社会风气,一些人不分青红皂白,拼命地捞钱和捞权,一些官员制造了不少虚假政绩。

  其四,“低质量增长”的本质是社会财富的不合理再分配。一方面,部分企业通过污染、偷工减料、胡乱添加等途径将生产成本“外部化”,转嫁给社会公众承担;另一方面,部分官员则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寻租,将财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其结果就是收入分配两极化加速,财富的创造者与财富的占有脱钩。虽然中国人均gdp不及美国的1/10,但基尼系数已与美国相当,并有继续扩大之虞。收入分配两极化、企业的寻租致富、官员的寻租腐败,构成了具有破坏力的组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9年在剑桥大学演讲时引用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的话说:“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诚哉斯言。

  其五,无论先富还是共富,都要讲过程,即如何致富的问题。这就必然涉及致富主体问题,即谁来致富。而一旦涉及致富主体,就不是一个生产力的问题,而主要是一个生产关系问题,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是体制、机制乃至文化、理念问题,既不能见物不见人,也不能见富不见人。因此,必须将致富的主体一劳动者摆到极其重要的位置。在这里,所谓先富也罢,共富也罢,都不过是劳动者诚实劳动的结果,没有劳动者的诚实劳动,一切都免谈。因此,劳动者的权利、尊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如果劳动者的权利得不到保障,尊严得不到体现,劳动者就不会有积极性和创造性,劳动者自身得不到解放,生产力也就得不到解放,社会财富的创造就是空话。

  在当下一些人沉迷于金钱和权力、一心想着发财的社会背景下,如果有人要问,靠什么才能建设一个健康的社会?回答只能是:保障劳动者的权利,树立劳动的尊严和荣光,建立按劳分配的体制,使财富的创造者与财富的所有者统一起来。诚实劳动、劳动致富应该并必须成为未来中国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和道德底线。

  一个人人诚实劳动的社会,才是欣欣向荣、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一个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社会,才是公平正义的社会、风清气正的社会。

  .

篇五:我对共同富裕的思考

  

  共同富裕心得体会感悟征文【七篇】

  共同富裕心得体会感悟征文【七篇】

  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需要大家踏实肯干、求真务实、创新地走下去。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共同富裕心得体会感悟征文【七篇】,欢迎大家阅读转发。

  共同富裕心得体会【篇1】

  富裕的生活大体相似,而贫困的原因各有不同。各地要改变以往的工作方式,深入调查,把扶贫对象摸清,把家底盘清。

  扶贫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实施项目之初要尊重群众,积极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对未来的规划。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党员干部要有扶危救济的担当和准确的自我定位,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而不是自我标榜道德高地,高高在上、颐指气使。

  要一步一个脚印,确保各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取得全面胜利。要层层落实责任。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落实贫困县主体责任,促使其把主要精力用在扶贫开发上。落实相关部门的行业扶贫责任,把扶贫任务优先纳入行业规划并认真实施。

  共同富裕心得体会【篇2】

  在当前这场必须打赢的脱贫攻坚战中,如果说上级政策是牵引力,外部帮扶是推动力,那么,贫困群众自身的脱贫志向,正是不可或缺的内生动力。

  多年来的努力,让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首先就是靠着坚定的脱贫意志、滴水穿石的韧劲。无数地区的脱贫经验证明:摆脱贫困,首要的意义不是摆脱物质上的贫困,而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解决好头脑中的贫困,才可能实现弱鸟先飞至穷致富。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对贫困群众来说,扶贫当先扶志。有了志气,输血才有作用,造血才有可能。幸福不是毛毛雨,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鼓励贫困地区的群众通过双手苦干、巧干致富,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观念,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看见身边的榜样。

  作为扶贫专干,通过学习思考,我收获颇多,感触颇深,对扶贫攻坚有了全新的认识,一,如何认识精准扶贫:

  第一,精准扶贫的基础是摸清底数。就是要做到对贫困村、贫困户的情况明、底数清。第二,精准扶贫的前提是制定好帮扶规划。就是要结合贫困村、贫困户实际,准确分析致贫原因,有的放矢,做到老百姓点菜、政府下厨,做到长远规划与短期规划相结合。第三,精准扶贫的支撑是要培育富民产业。就是要在摸清实情的基础上,引导和帮助贫困村挖掘培育适合自身发展的富民产业,真正做到产业领跑,龙头带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第四,精准扶贫的效果是村容村貌整洁。村容村貌体现的是群众的一种生活习惯和行

  为方式,而道路通畅、饮水安全、乡村整洁、环境卫生,本身就是群众富裕之后生产生活状态的一种集中体现。第五,精准扶贫的核心是帮助老百姓增产增收。只有老百姓收入增加了,口袋里有钱了,才有了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条件。第六,精准扶贫的根本是自我提高。思想扶贫非常关键,要注重引导贫困户转变观念、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发挥自身潜力,依靠自己走向富裕。

  二,如何借助特色优势产业助推精准扶贫:

  一是认真摸底,制定计划。对每户群众需要帮扶的各类问题进行详细分类摸底并登记造册,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按照发展需求,制定适合当地发展的帮扶计划。二是强化领导,靠实责任。乡、村两级要把推进扶贫攻坚行动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始终把驻村帮扶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三是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整合各类项目,结合双联行动,重点解决路、水、电、房和群众关心关注的就医、上学等问题,创新帮扶工作方式,大力引导非政府组织、企业和个人广泛参与扶贫工作,积极倡导扶贫志愿者行动,不断提高社会扶贫成效,形成扶贫攻坚合力。四是推进双联,加快扶贫。坚持把双联行动同扶贫攻坚行动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坚持把双联行动作为扶贫攻坚的有效抓手。

  三,如何从自身出发,带头扶贫攻坚:

  一是要有为民服务的政治情怀。加快扶贫攻坚是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最突出的民生问题,精准扶贫事关全面建设

  小康的进程和步伐,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心全意,全力以赴地开展帮扶工作。二是要有扶贫攻坚的务实之策。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民治所求、帮扶所指。帮扶对象就是农村最为贫困的群体,面对他们的诉求和愿望,要深入调查研究,仔细研读政策文件,科学制定帮扶措施,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敢于担当,务求实效,坚决按照规定期限实现整体脱贫。三是要有敬畏规矩的律己之心。要带头严明政治纪律,带头执行各项规定,带头担起帮扶责任,当好模范,作出表率,不负组织的重托,不负人民的期望,向组织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落后的面貌需要改变,改变来源于实际行动。眼下我需要积极做好国家政策方针的传导者、执行者竭诚为老百姓服务,为扶贫攻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共同富裕心得体会【篇3】

  什么是共同富裕?我认为包含两个层面,既要物质上共同富裕,又要精神上共同富裕。

  物质层面,关系到百姓的衣食住行用,让生活有保障,是共同富裕的首要任务和基本内涵。而精神层面,则是让生活有温度,是共同富裕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为一名基层民情民访代办站代办员,我觉得精神层面更需要得到关注,精神富有比物质富有更重要。在我从事代办员这些年,我发现,现在人们的生活基本都有保障了,但

  文化生活方面,特别是老年人,还有待进一步丰富。社会矛盾减少了,邻里关系更和睦了,社区“一家亲”,相处有礼有节,走到哪都有家的温暖,这是我理解的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

  如何推进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建设,我认为,首先要提高人的素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让他们带动大家一起致富,走共同富裕道路。这就要提升人们的社会责任感,积极主动帮助没有富裕的人一起进步,一起提高生活水平。

  其次要加强社会基层治理工作。凡事以“和”为贵。和谐社会是共同富裕的政治保障。如今我所做的,就是每天接待需要化解矛盾纠纷的群众,将社会不稳定因素阻止在萌芽状态。在调解中,时间非常宝贵,在矛盾产生初期就想方设法去化解,避免小纠纷演变成大矛盾,进而导致悲剧出现。从事调解工作已经八年多,我希望更多人加入到这个队伍,敢于面对矛盾纠纷,传播好人好事的正能量,让这社会充满爱。

  同时,要加大对老年人,特别是独居老人的人文关怀,给予他们更多关爱。对子女来说,在外打拼不易,工作在繁忙也要多设身处地考虑老人的感受与现实困难,即便不能常回家看看,也经常打电话回家。对基层组织和社区来说,可以组织志愿者队伍,多开展一些文艺活动,为老人送去欢乐,有条件的还可以建设一些活动中心与养老公寓。

  共同富裕心得体会【篇4】

  大家知道,目前,全党全国上下正在全力开展精准扶贫,我们学校也有很多老师参与了精准扶贫。那么,为什么要精准扶贫呢?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共同富裕。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大部分群众都过上了富裕生活。解决好这些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是我们实施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也是最大难题。所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最根本的措施就是精准扶贫。精准扶贫坚持扶贫对象精准、措施到户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改变了长期以来粗放扶贫、年年扶贫年年贫的状况。党的-大以来,已经有一大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通过精准扶贫摆脱了贫困,充分证明精准扶贫政策是正确的。现在,精准扶贫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剩下都是硬骨头,我们必须下定攻坚拔寨的决心,拿出超常规的措施去啃掉这些硬骨头,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

  我相信,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有精准扶贫政策做保证,我们国家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目标也一定能够实现!

  共同富裕心得体会【篇5】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越来越成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工作任务。对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言,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不仅关乎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更关乎党长期安全执政。因此,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问题上从达成共识走向形成合力,已经是当务之急。

  在共同富裕问题上形成合力至关重要。共同富裕是一项涉及从顶层设计到政策安排再到行动落实各个环节的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的实操性。基于这样的把握,在凝聚共识的基础上形成合力,对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至关重要。这是落地、落实、见效的关键环节。

  其一,形成主体合力。推进共同富裕,需要发挥各方面力量。各级党委政府作为推进共同富裕的领导力量,要发挥好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抓落实、鼓士气的重要作用,牢牢把握推进共同富裕的方向、节奏与力度,发挥好领导力和带动力。各种市场主体作为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要善于运用市场化机制做好共同富裕文章,使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成为各方互利共赢的过程。各种社会组织作为推进共同富裕的促进力量,要发挥好自身的特殊优势,努力弥补其他主体的不足。广大人民群众自身要发挥实现共同富裕的主体力量,体现能动性、激发进取心,在辛勤劳动、拼搏奋斗中早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一项共同的事业,是各种主体竞相发挥历史主动精神、携手创造美好生活的进

  程。

  其二,形成政策合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迫切需要健全完善一整套的政策机制。比如,通过完善收入分配政策,逐步构建更为合理的初次分配格局;通过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体系,释放社会消费需求,带动经济增长,为人们过上美好生活创造更加稳定的预期;通过完善教育政策、健全职教体系等,促使社会流动更加合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例,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有利条件;通过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使全体人民精神上的共同富裕逐步得到更好实现,等等。

  其三,形成实践合力。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特征,是全体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为此,形成推动共同富裕的实践合力,就需要在实践中把握时度效。一些有条件的地方要先行一步、步伐大一些,积极为全国创造经验;一些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地方,要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义,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更为充分的条件。与此同时,还要在实践中统筹好发展与安全,充分分析研判各种风险挑战,对于因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引发的种种经济社会问题、特别是因疫情造成的问题,要有科学的把握与妥善的处置,既不能因为这些问题而忽视共同富裕,也不能因为推进共同富裕而触发一些潜在的社会风险。

  共同富裕心得体会【篇6】

  走好共富之路,当“胸怀国之大者”,做青春“追梦人”。李大钊同志说过:“青年要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资以乐其无涯之生。”共同富裕是人类的共同理想,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期盼。人民是“国之大者”,实现共同富裕亦是“国之大者”。青年要把共同富裕作为价值理念来追求,青年成长应该与国家发展、时代环境同向而行、同频共振。青年还要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实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共同富裕看得见、莫得着、真实可感。“胸怀国之大者”,青年还当“胸中有数”,共同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富裕、不是一蹴而就的富裕,更不是杀富济贫的富裕,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走好共富之路,当“踔厉奋发”,做青春“负笈者”。“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浙江整体富裕程度较高、发展均衡性较好、改革创新意识也较为浓烈,但同时也面临短板。发展的问题要在发展创新中解决,共富的短板要在改革奋斗中拉长。广大青年要站在攻坚克难最前列,要胸怀“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树立“功成必定有我”的志向,面对困难敢闯敢试,面对风险要敢作敢为,始终保持历经磨难百折不挠、饱经风霜坚韧不拔的毅力。共同富裕不是喊出来、等来的,而是拼

  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未来是青年人的,也是奋斗者的,青年人要在共同富裕的路上披荆斩棘,在负笈前行的道路上淬炼成才。

  走好共富之路,当“潜下身子”,做青春“实干家”。人类社会每一次生产力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背后都是科技创新产生的骤变。浙江推进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以来,一直将科技创新作为示范区建设的聚焦点。青年把共同富裕作为实践来推进,就要学好本领,把事业建在推动科技创新上,让科技创新成为国之利器,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共同富裕是共建共富,需要人人参与、人人尽力,因此,青年人要善于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成绩,用踏踏实实的埋头苦干、兢兢业业的努力工作,练好“内功”,打好基础,用汗水浇筑乡村振兴、用脚步丈量基层一线,让青春在实干中绽放。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实现共同富裕是一场艰巨而长期的接力赛,需要青年人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跑,需要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厚成势。只有青年人眼中有光、心中有梦、肩上有担,共富的道路才会越来越清晰。

  共同富裕心得体会【篇7】

  “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价值追

  求。共同富裕重在“共同”,贵在“高质量”。要让共同富裕的道路越走越稳、越行越宽,就应当站稳“人民至上”的立场,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步调,步步为营、久久为功。

  站稳“人民至上”立场,方能确保“共同富裕”不跑调。“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就在于满足人民群众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各项需求,不断提升人民幸福感、增强人民获得感、保证人民安全感。回望百年,无论是在悠悠南湖之畔立下献身中华的誓言,还是在巍巍井冈山上点燃革命的星星之火,无论是在庄严天安门上发出民族崛起的宣告,还是沧沧南海之滨重新扬起远航的风帆……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至上”刻在心中、扛在肩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积累了丰厚的经验。也正是因为把人民群众当作最深厚的力量源泉、把群众路线当作最重要的致胜法宝,我们党才能披荆斩棘、风雨无阻,在浴血革命、艰苦建设、大胆改革中,团结带领中华亿万万儿女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共同富裕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

  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步调,方能确保“共同富裕”不打折。“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发展才是硬道理,高质量的发展才能实现真的共富裕。共同富裕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脑袋”;既要家家“仓廪实衣食足”,又要人人“知礼节明荣辱”;既要实现“钱袋子”鼓起来的“看得见”的“显性富裕”,又不能忽视实现“学有所教、劳有

  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些“看不见”的“隐性富裕”。简而言之,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就是要实现全体人民的“全面富裕”。这不是“先做蛋糕”再“分蛋糕”的问题,而是要通过高质量发展,同步推进“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的问题。而唯有坚持新发展理念,把共享当作根本目的、创新当作第一动力,让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走开放的必由之路,才能持续的“做大蛋糕”“分好蛋糕”。

  拿出“久久为功”的韧性,方能确保“共同富裕”不松劲。“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当前我国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仍然突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希望亟待满足,共同富裕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也就不言而喻。因此,实现共同富裕必然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跬步的过程。在此期间,我们没有捷径可走,没有顺风船可搭,唯有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依靠苦干实干的冲劲、稳中求进的务实、水滴石穿的韧性,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脚踏实地、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前路漫漫,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做则必成。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百年期盼、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走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道路是何其艰难,然而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一百年风雨都走过,又何惧前方征途险且长?!

篇六:我对共同富裕的思考

  

  对促进共同富裕的思考

  共同富裕,作为一个中国特色的主题,早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实现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创造更多财富和共享发展成果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责任。那么,如何促进共同富裕呢?下面,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

  一、坚持创新驱动,提升产业水平

  实现共同富裕必然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而经济发展的根本在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因此,要加强创新驱动,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不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二、加强社会保障,确保最低生活保障

  削减贫困和不平等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任务。为了保障全体人民的基本生活权利,需要加强社会保障,并建立稳定可靠的社会救助体系。要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将更多人纳入社保范围,降低医疗、养老等方面的费用负担,确保最低生活保障。

  三、优化收入分配制度,实现收入公平

  收入分配关乎每个人的利益,也是影响共同富裕的重要因素。要优化收入分配制度,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扶持力度,增加公共财政对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投入,实现收入公平和社会公正。

  四、加强扶贫力度,打破贫困和不平等

  当前,仍有一大批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需要帮助。要加强扶贫力度,积极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同时,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投入,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贫困人口提供更多机会。

  五、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人才素质

  人才是创新和发展的关键。要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人们的素质和能力。在技术和职业培训方面,要注重培养各类技能人才和创新人才,加强实践和实训,推动全民终身学习,增强全社会的创造力。

  六、加强环保和资源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

  共同富裕需要稳定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要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推动绿色发展,打造生态文明。在能源、水资源等方面,要实现节约、保护、高效利用,避免负面影响,为共同富裕创造有利条件。

  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各方面的艰苦努力和协调合作,才能够真正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实现全面小康的美好愿景。

篇七:我对共同富裕的思考

  

  个人对共同富裕的理解心得体会范文(7篇)

  个人对共同富裕的理解心得体会【篇1】

  什么是共同富裕?我认为包含两个层面,既要物质上共同富裕,又要精神上共同富裕。

  物质层面关系到百姓的衣食住行用,让生活有保障,是共同富裕的首要任务和基本内涵。而精神层面,则是让生活有温度,是共同富裕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为一名基层民情民访代办站代办员,我觉得精神层面更需要得到关注,精神富有比物质富有更重要。在我从事代办员这些年,我发现,现在人们的生活基本都有保障了,但文化生活方面,特别是老年人,还有待进一步丰富。社会矛盾减少了,邻里关系更和睦了,社区“一家亲”,相处有礼有节,走到哪都有家的温暖,这是我理解的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

  如何推进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建设,我认为,首先要提高人的素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让他们带动大家一起致富,走共同富裕道路。这就要提升人们的社会责任感,积极主动帮助没有富裕的人一起进步,一起提高生活水平。

  其次要加强社会基层治理工作。凡事以“和”为贵。和谐社会是共同富裕的政治保障。如今我所做的,就是每天接待需要化解矛盾纠纷的群众,将社会不稳定因素阻止在萌芽状态。在调解中,时间非常宝贵,在矛盾产生初期就想方设法去化解,避免小纠纷演变成大矛盾,进而导致悲剧出现。从事调解工作已经八年

  多,我希望更多人加入到这个队伍,敢于面对矛盾纠纷,传播好人好事的正能量,让这社会充满爱。

  同时,要加大对老年人,特别是独居老人的人文关怀,给予他们更多关爱。对子女来说,在外打拼不易,工作在繁忙也要多设身处地考虑老人的感受与现实困难,即便不能常回家看看,也经常打电话回家。对基层组织和社区来说,可以组织志愿者队伍,多开展一些文艺活动,为老人送去欢乐,有条件的还可以建设一些活动中心与养老公寓。

  个人对共同富裕的理解心得体会【篇2】

  只有汇入汪洋大海,滴水才能永不干涸;只有融入时代发展,青春才能无限精彩。共同富裕是千百年来人类的一道未解之题,从老子的“大同世界”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莫尔的“乌托邦”……如何解决这道题?作为青年,要把青春奋斗融入共同富裕的时代“主旋律”,胸怀国家、民族、人民,踔厉奋发、求真务实,在共同富裕的路上淬炼成才、彰显担当。

  走好共富之路,当“胸怀国之大者”,做青春“追梦人”。李大钊同志说过:“青年要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资以乐其无涯之生。”共同富裕是人类的共同理想,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期盼。人民是“国之大者”,实现共同富裕亦是“国之大者”。青年要把共同富裕作为价值理念来追求,青年成长应该与国家发展、时代环境同向而行、同频共振。青年还要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实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共同富裕看得见、莫得着、真实可感。“胸怀国之大者”,青年还当“胸中有数”,共同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富裕、不是一蹴而就的富裕,更不是杀富济贫的富裕,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走好共富之路,当“踔厉奋发”,做青春“负笈者”。“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浙江整体富裕程度较高、发展均衡性较好、改革创新意识也较为浓烈,但同时也面临着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基础创新能力薄弱、资源约束、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的短板。发展的问题要在发展创新中解决,共富的短板要在改革奋斗中拉长。广大青年要站在攻坚克难最前列,要胸怀“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树立“功成必定有我”的志向,面对困难敢闯敢试,面对风险要敢作敢为,始终保持历经磨难百折不挠、饱经风霜坚韧不拔的毅力。共同富裕不是喊出来、等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未来是青年人的,也是奋斗者的,青年人要在共同富裕的路上披荆斩棘,在负笈前行的道路上淬炼成才。

  走好共富之路,当“潜下身子”,做青春“实干家”。人类社会每一次生产力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背后都是科技创新产生的骤变。浙江推进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以来,一直将科技创新作为示范区建设的聚焦点。青年把共同富裕作为实践来推进,就要学好本领,把事业建在推动科技创新上,让科技创新成为国之利器,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共同富裕是共建共富,需要人人参与、人人尽力,因此,青年人要善于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成绩,用踏踏实实的埋头苦干、兢兢业业的努力工作,练好“内功”,打好基础,用汗水浇筑乡村振兴、用脚步丈量基层一线,让青春在实干中绽放。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实现共同富裕是一场艰巨而长期的接力赛,需要青年人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跑,需要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厚成势。只有青年人眼中有光、心中有梦、肩上有担,共富的道路才会越来越清晰。

  个人对共同富裕的理解心得体会【篇3】

  作为一名建行青年,我认为在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建行将继续坚持"三大战略",顺应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趋势,落实普惠金融、住房租赁、金融科技三大

  战略。以金融科技为载体,利用“互联网 大数据”,与普惠金融和住房租赁双轮驱动,互相支撑,共同发力。以数字化转型带动金融改革,发展以人为核心的全方位普惠金融目标,以金融担当助力打开浙江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通道。

  发挥“三大战略”优势,服务乡村振兴。我行应充分发挥我行“普惠金融”战略优势,结合浙江城乡发展阶段和产业特征,对城乡领域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创新打好“裕农通”、善融商务等系列“组合拳”,做大消费扶贫,做好乡村振兴,充分运用善融商务等平台,使城里资源下得去、农村产品上得来、外来产品接得住,运用科技和金融相结合,助力“智慧乡村”建设,力促浙江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推动金融服务共同富裕实现新突破。

  青少的我们充满朝气与活力,是初生的太阳,是五月的花海,是未来浙江省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生力军,要为谱写浙江省更美好的明天而拼搏奋斗。青年的我们需要紧跟时代,砥砺前行。世界变化风云莫测,时代发展瞬息万变,浙江省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也面临暗流冲击,我们理应紧跟时代,勇往直前,保质保量,在2035年建设全国第一个共同富裕示范区!

  个人对共同富裕的理解心得体会【篇4】

  作为一个入职未满两年的“新晋水手”,我开始思考作为年轻干部,我们要如何为征服“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个时代的浪潮献上一份自己的力量。

  首先,要提升我们的精神力。一方面,我们要坚决杜绝“躺平”。当年,战火纷飞、内忧外患,虽然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不再是革命,而是建设,但我们不能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为什么出发。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要赓续革命先辈的红色精神,主动从小处、从细处、从眼前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另一方面,我们要拒绝emo。古人谪贬尚且“位卑未敢忘忧国”,一些年轻的干部却愁苦地认为自己的岗位限制了自己的作为。其实,“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

  富春江”,一个干部,无论处在什么岗位,只要心系群众、心有目标,都可以做出一番事业来。

  其次,要锻炼我们的战斗力。人的战斗力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是我们身体里固有的吗?都不是。人的战斗力,是从千百次“知行合一”后的实践中锤炼而来。浙江为什么能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除了富裕程度较高、发展均衡性较好,具备开展示范区建设的基础和优势,还有一个尤为重要的因素,就是浙江人民的改革创新意识较为浓烈。浙江探索创造了“最多跑一次”等多项改革先进经验,创造和持续发展了“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各地普遍具有比较强烈的改革和创新意识,便于大胆探索和及时总结提炼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制度模式。这又启示了我,在实践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创新的能力,要主动思考、大胆尝试,在看似一成不变的方法渠道上寻求突破。前辈的经验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更加注重多思多想,探索创新。

  最后,要凝聚我们的向心力。过去一年对于镇海来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我们经历了形势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遭遇了历史长河上的一个滔天巨浪。但是我区仅用20天时间,就实现了从发生疫情、全域停摆,到社区清零、复工复产的工作目标,取得了疫情歼灭的阶段性胜利。这一成就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在各自的位置打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也是一样,我们要把各方面的资源统筹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如果你是一名城市建设人,你可以去聆听群众的需求,多听几句,“未来社区”的模样便更贴近群众的心声几分;如果你是一名交通规划人,你可以立足实际深入调研,多跑几次,便更早实现一个个“天堑变通途”。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任何伟大目标的实现,都不可能轻而易举、一帆风顺。作为青年干部的我们,应当明确自身定位,以“强国有我”的坚定信念乘风破浪,唱响新时代“强音”!

  个人对共同富裕的理解心得体会【篇5】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其基础是富裕,关键是共享,重点是缩小差距。下面从共同富裕的内涵、主体和路径三个维度谈一谈。

  从共同富裕的内涵看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是富裕。共同富裕,是人类社会普遍向往的一种理想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奋斗的美好愿景。从内涵看,共同富裕并非“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而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与发展阶段相适应、品质更优的生活水平,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上的普遍富裕。“我们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从共同富裕的主体看共享优质教育对共同富裕的意义。实现共同富裕的主体是人,共同富裕的关键是共享优质教育。人的幸福生活有三个层次:一是温饱的层次,一个是有尊严的生活层次,第三个是有理想的生活层次。无论哪种生活层次,教育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先说义务教育。截至-年底,我国已有97%以上的县实现了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但这个均衡发展是县域内的,如果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升到省域层次,并且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将树立教育公平的新标杆,为实现共同富裕夯实最深厚的基础。再说职业教育。近年来,经过不断努力,虽然职业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离人民群众把职业教育作为自愿和乐意的选择还有一定距离。改变这种现象的关键是要根据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变化的趋势,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使职业教育成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民众乐意选择的教育类型。接着说高等教育。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的高等教育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建立与新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现代化人才培养体系,以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我们要让全体人民共享各种优质教育资源,平衡教育的国家属性与个人属性,把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内在潜力、创造力调动起来,建立起一个自主的学术和人才的体系,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坚实的支撑。

  从共同富裕的路径看如何在共同奋斗中缩小差距。在我国,共同富裕是涉及逾14亿人口的伟大事业。要在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上实现共同富裕,必须树立“创新致富、勤劳致富、先富帮后富”理念,鼓励劳动者通过诚实劳动、辛勤劳动、创造性劳动实现增收致富,鼓励后发地区在深挖潜力、增强动力、释放创新活力中跨越发展,通过自身努力和相互帮助走上共同富裕之路。同时,共同富裕是一场以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为标志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在这场社会变革中,只有通过人人参与、人人尽力,才能真正实现人人享有。另外,要特别注意“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就是有多大本事出多大力;量力而行,就是吃饭穿衣量家当,不提不切实际的目标,不做超越阶段和能力的事情。共同富裕必须依靠全体人民共同奋斗,一步一个脚印地从低层次共同富裕向高层次共同富裕迈进。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全面小康建设,我们交上了一份高分答卷,实现共同富裕,将是一场新的赶考之路。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个人对共同富裕的理解心得体会【篇6】

  让共同富裕之花常开长盛,就是要发挥红色先锋的旗帜引领。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获得者卓嘎,扎根祖国边陲,数十年如一日以抵边放牧、巡逻的方式守护数千平方公里的国土,国旗挂遍走过的每一条路,践行了“再苦再累也要守好祖国的每一寸土地”的承诺。老支书们应始终不忘共产党员本色,继续发挥好带头作用,引领广大群众在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上共同奋斗;广大党员学榜样、做榜样、成榜样,坚守岗位,履职尽责,始终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让群众在住房安全、医疗保障、子女教育等各方面更有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让共同富裕之花常开长盛,就是要坚守兴边富民的初心使命。“十三五”时期,国家制定专项规划,实施兴边富民行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五个自治区和贵州、云南、青海三个多民族省份20__年至20__年的总体经济增长幅度超过全国平均增长水平,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从1978年的150多元增长到20__年的24534元。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不懈地推进边疆民族地区巩固成果,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发力村庄建设,真情投入,真诚付出,在助力边疆繁荣上彰显新担当。

  让共同富裕之花常开长盛,就是要弘扬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治国必先治边。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边疆各民族始终与伟大祖国同甘共苦、风雨同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逐步形成并不断得到加强,成为了边疆治理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立足于人民,坚持实事求是,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打破传统体制束缚,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党的-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共同富裕方向,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国共产党成立__年来的巨大发展成就,是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兢兢业业干出来的。今后一段时期,我们要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要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依法保护合法收入,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加强促进共同富裕舆论引导,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上,让我们齐心合力,锐意进取,扎实促进共同富裕,坚决夺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胜利!

  个人对共同富裕的理解心得体会【篇7】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沧海桑田,世代变迁,共同富裕顺着时间的脉络,依然勾起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和向往。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也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年5月20日,--让浙江扛起了共同富裕这一伟大的政治责任,成为了全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探路者。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基础和必然路径。如何在奋进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是三农人生生不息的初心和孜孜不倦的追求。

  镇海区农业体量小,耕地面积约为5。6万亩,仅占宁波市的3%,适于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小而精”、“小而强”、“小而美”的独特样本。多年以来,镇海区以市场为导向,立足本地特色优质农产品,不断优化种植结构,形成区域化规模发展,以水果番茄为代表的特色农业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也成为镇海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无形中已成为打造镇海区特色农业响应共同富裕中不可或缺的一角。

  科学引领打牢产业基础。深挖农科教合作潜力,内引外联搭建平台,与省农科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专业种植户基地建立水果番茄中试基地,形成“1 1 x”(1个专家团队 1个农技服务小组 若干个生产基地)的农技创新和推广模式。一是积极引进优质番茄品种进行试验示范,筛选适宜品种在全区进行推广种植。目前已引进并推广“桃星”、“碧珠”、“红蜜珠”、“凤珠”等番茄品种60余个,累计种植面积近3500余亩,亩产商品果6000余斤。二是推进番茄科学种植体系。通过连栋大棚建设、精准施肥施药、控制调节光温、水肥一体化等现代化种植措施,增强水果番茄抗逆能力,切实提高水果番茄亩产和风味。试验表明,通过精准的科学管理,水果番茄的产量可以提高近40%,每亩收益至少2万元。

  区域品牌化促进产业振兴。镇海区立足水果番茄这一特色产业,不断优化种植结构,调整产业布局,整合约900亩水果番茄种植基地,形成了水果番茄的规模区域化发展,同时滋生了水果番茄的品牌农业观光旅游。一是深入实施品牌强

  农战略,集中力量打造“镇蜜”牌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在近几年的全市精品番茄评选活动中,“镇蜜”系列水果番茄连续斩获近半数的金奖和优秀奖,已然成为镇海优质农产品的一张亮丽“名片”。二是加强宣传引领。以巩固宁波市场和拓展杭州、上海等长三角市场为主要目标,通过互联网平台销售、参与现场会展销、举办水果番茄节等线上线下多元化推介模式,切实做好水果番茄市场宣传,使水果番茄一跃成为“网红产品”。三是开发农旅融合产业。通过打造南岚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番茄采摘乐园、创设“数字菜园微耕农场”市民全程农业体验基地等项目,进一步整合周边资源,打造更为完善的品牌农业观光旅游区块。

  数字化改革助力产业再升级。如今,数字农业正成为镇海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引擎。通过棚膜、遮阳棚、风机、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土壤综合传感器、摄像头等46个数字化设备,实现了农产品生产的可视化和生产设备的智能化,一键启动或关停。不仅有效降低了用人、用水、用药成本,使亩收益达到1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而且为今后的种植生产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目前,镇海区共有6家数字化农场,极大促进了我区农业与现代产业要素的渗透嫁接,提高了农业增加值,推进了农业转型升级。接下来,将搭建“大户带小富”数字应用场景平台,加快“三农”数据资源的归集、管理、融合和共享。依托数字农业,通过技术带富、质量带富、销售带富,打通生产决策、田间管理、加工分选、精准营销等全产业链条,帮助小农户走向大市场。抓住数字化改革和共同富裕的契机,打破小农户与现代农业之间的壁垒和藩篱,实现与现代农业有机融合。

  十余年来,科技化、规模化、品牌化、智能化农业模式的发展使镇海区水果番茄成为了区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同时也让镇海的农户收获了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征途漫漫,久久为功。在全新的征程上,应以更高标准的生产模式和农产品,带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农村产业发展全新的生态体系和数字体系,进一步推进镇海区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共同富裕。

篇八:我对共同富裕的思考

  

  共同富裕与区域发展差距关系的思考

  【摘要】共同富裕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最终目标,最能体现我国社会主义的优

  越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

  域发展差距:东与中西部的居民收入、教育发展水平、城乡两极分化日益明显

  这与共同富裕思想相悖吗?我们能否对共同富裕思想提出质疑?在新形势下,我们对共同富裕与区域发展差距关系进行认识和思考,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共同富裕;区域发展差距;市场经济;政府调控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

  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与此同时产生了经济

  区域发展水平不平衡,表现为:人民贫富差距拉大,教育发展不平衡等。而在

  上世纪伟大的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共同富裕的思想,当今区域发展差距问题日

  益明显地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是不是我国现在的发展正与共同富裕背道而

  驰呢?是不是共同富裕思想并不科学,不能很好地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呢?

  在新的形势下,深刻了解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丰富内涵,对于正确理解

  邓小平理论、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

  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找出发展差距拉大的原因,把贫富差距放在一个合理的范

  围内,时刻不忘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很有必

  要思考一下发展差距与共同富裕的关系。首先弄清共同富裕的内涵。

  正文:

  一、共同富裕思想的形成

  共同富裕思想的产生和其他任何一种思想的产生一样,都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

  一定的历史必然性。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的曲折探索历程。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虽然也认识到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

  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但却认为这种矛盾主要表现

  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表现为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不够高,不能满足人

  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而,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抓“阶级斗争”上,不断提高生产资料所有制公有化程度,离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搞“穷过渡”,搞

  平均主义,最后走上了共同贫穷的道路。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时,国民经济已

  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人民的生活十分贫困。

  恩格斯曾经说过,“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

  得快”,“要明确地懂得理论,最好的道路就是从本身的错误中,从痛苦的经验

  中学习。[1]十年内乱后,邓小平对我国革命和建设实践进行认真的反思,深刻

  地揭示出了共同富裕和社会主义之间的内在联系,在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了科学的概括,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

  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这就为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

  概括地说: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由“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

  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和实现“共同富裕”三个方面组成,解放生产力、发展生

  产力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创造物质基础,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又为

  解放生力和发展生产力提供社会保障。实现“共同富裕”这个社会主义的最终

  目标,必须依靠解放生力、发展生力和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化。可见,共同富裕

  思想不仅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某种意义上可以

  说,“共同富裕”就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二、共同富裕的科学构想

  1、把共同富裕建立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邓小平说:“在社会主义国家,一

  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

  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十一届三

  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

  标,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为此,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全体人

  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一天天富裕起来,现在基本上达到小康水平,实践证明,共同富裕必须建立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

  2、在分配上敢于承认差别,在发展上鼓励先富。80年代,我国建设有了许多

  实践以后,邓小平明确地说:“我们讲共同富裕,但也允许有差别,一部分地

  区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起来的地

  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这些论断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原则下,人们由于自身的主客观条件不同,因而工作

  效益,经济收入也不一样;有的富得早一点,富裕程度高一点;有的富得迟一

  点,富裕程度低一点。就地区而言,那些基础较好,经济效益较高的地区可能

  发展得快些,先富起来。分配上合理拉开差距而产生的先富和后富是正当的。

  不这样就不能克服平均主义,就不可能真正体现按劳分配,就不利于解放和发

  展生产力。各地区的情况千差万别,不可能同时达到共同富裕,必须允许一部

  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以先富的人带后富的人”。[4]

  3、在发展格局上,提倡先富帮后富,认真解决收入差距悬殊和地区差距过大的问题,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提出:“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

  为了使先富起来的地区更好地发展起来,要一部分先富裕的人帮助没有富裕的人,共同富裕,而不是两极分化。”提倡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人帮助没有富裕起

  来的地区和人,这要将实现共同富裕看成是一个过程。这种帮助将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平衡。

  4、尊重社会发展规律,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在论述发展战略目标时说:“目标确定了,从何着手呢?这就是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共同富裕的目标只

  能随着战略目标的实现而实现。因为:第一,建国以来在分配方面受平均主义

  影响较深,长期形成了一种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心理状态,这需要很多工作才能

  克服。第二,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适当拉开差距,消除不合理的贫富差别,达到共同富裕,要进行很多次的政策调整。第三,我国地广人多,发展不平衡,致富只有依靠科学技术,经过跨越式发展,富裕的地区和人口才会越来越多,富裕的程度就会越来越高。

  三、发展差距问题源于发展实际

  1、经济发展需要各种自然资源禀赋和人文条件。但我国作为一个生产力和经济

  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在人的思想素质和能力水平高低不一的情况下,想共同富

  裕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根据我国改革后的实际,从各地资源禀赋状况

  来确定经发展格局,优化整合自然与人力资源。国家集中精力优先发展一些城

  市,主要是沿海城市和大中城市。

  2、市场在经济建设中起资源配置的作用,劳动力要素从农村向城市、从西部向

  东部流动;资金要素流向回报率高的东部。这种不对称的生产要素流动,有利

  于东部发展。同时,东部所有制结构变化快于中、西部,非国有经济发展快于

  中、西部,目前东部集体企业占42.5%,其它类型企业占24.5%;中部为31.8%和15.7%,西部只为20.1%和9.8%。[5]这种体制转换差异也拉开了区域发展距

  离。

  3、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改革单一的公

  有制,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共存,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基本经

  济体制完全符合我国生产力落后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客观实际。与此相应,我

  国分配制度采取按劳分配为主和多种分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为经济发展较快

  的部分地区和能力较强的部分人先富起来创造了有利条件。

  可见,贫富差距的产生有其客观必然性。一方而,人们自身的获取资源的能力

  导致其获取社会资源的结果不同,即有的获得资源较多而成为富有者,反之则

  成为贫穷者。另一方面,人们所处的社会条件不同必然导致他们获取社会资源

  的机会不同,这种条件是作为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出现的,而人们获取社会资

  源的机会不同也必然导致他们分化为贫穷者和富有者。从这一层次讲,中国贫

  富差距的扩大,是因为选择了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思想。但同时税

  收调节制度和其他分配制度并没有及时进行调整,这就进一步扩大了贫富差

  距。

  四、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共同富裕

  区域发展差距是市场与政府相作用的产物,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邓小平共同

  富裕思想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工作中并不与此相悖。我们要正确认识与处理发

  展差距与共同富裕的关系,既要看到区域发展差距问题的副作用,又耍看到其

  并不可怕,只耍我们将区域发展差距严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遵循经济发展规

  律,先允许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然后辅之以相关措施,先富带

  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怎样才能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思想的指导下,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呢?

  要使地区差距问题得以恰当解决,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必须构筑适宜的运

  作途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要让市场对社会经济资源配置起到基础性调

  节作用,同时加强和完善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调控作用,以弥补市场调节的固有

  缺陷与失灵现象。因此,要实现东、中、西部的均衡协调发展,必须把市场调

  节与政府调控这两种调节机制结合起来,并进行合理分工。

  1、在东部的带动下,中西部各省区肩负着缩小地区差距的主体作用。关键在于

  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的观念,制定和实施积极进取、改革开放的改革措施。

  首先,选择切合实际的发展战略。中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地区间差异很大,寻

  求一种发展模式是不现实的。但其共性都应立足实情,采取符合实际的发展战

  略。

  其次,加大改革力度,增强经济运行活力。搞好整个国有经济的同时,各级地

  方政府从政策上对非国有经济加以扶持、引导,鼓励其发展。

  再次,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地区产业结构转换。以充分发挥中西部市场潜

  力巨大和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调整产业结构。

  2、政府肩负着缩小地区差距调控职能的主导作用。旨在实现协调发展的调节机

  制只能是政府的宏观调控,特别是根据由事权划分决定财权划分的中央和省区

  (市)两级政府的调控[6]。这是为矫正市场调节所导致的东、中、西部发展差

  距。

  对中西部的贫困地区,政府根据西部各省的实际情况,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

  产业政策。从财政上为西部发展注入活力;根据西部实际,调整产业政策,转

  变西部人民的经济增长方式。通过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发展差距是在我国经济建设实际中产生的,它

  并不与共同富裕思想相悖,而是完全符合这一思想理论中的经济发展区域协调

  原则。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要在共同富裕思想的指导下,将

  市场经济和政府的宏观调控形成合力,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恩格斯.《恩格斯致马克思(摘录)》(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第356页。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第3卷。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第3卷。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第3卷。

  [5]张绪胜.《西部大开发发的战略、对策、信息》(m).上海:经济管理出版

  社,2000年版,第216页。

  [6]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的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4页。

篇九:我对共同富裕的思考

  

  关于共同富裕与贫富差距的思考(初稿)

  中国民航大学机场学院李秀芬

  【摘要】共同富裕,是千百年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标。在通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上,古今中外无数仁人志士进行过虽九死而犹未悔的艰辛探索。时至今日,共同富

  裕仍是一个全球性的人类难题。在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指导下,改革开放三十多

  年,中国人民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但是自然形成的两极分化,引起了人们

  的巨大困惑,一些人质疑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的正确。本文选择从贫富差距方面分

  析共同富裕理论,结合中国实际,主要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和缓解或解决该问题的对策,希望对加强和深化对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的理解有帮助。

  【关键字】共同富裕贫富差距

  最近,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概论”课上,了解了许多关于

  “共同富裕”的知识,学习了很多的重要理论。我也因此解开了心中很多的疑惑,觉得现在社会的一些矛盾,通过一些理论知识可以解释,只要按照理论的方法,消

  耗一定的时间,这些矛盾也都是可以解决的。但在共同富裕和贫富差距的矛盾上,我有着自己的看法。

  一、简述共同富裕的涵义

  何谓共同富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诠释。

  个人认为,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理论,从过程上讲,是“全民共同致富”,“让

  全国人民都发财”。这层意义上的"‘富裕”,是作为动词,与发展同义。共同富裕

  意味着中国人民都有追求富裕的权利、机会,是中国人民的共同发展。追求富裕不

  是少数人的特权,应该是中国人民都有的权利;实现富裕,不能只是少数人有机

  会,而是中国人民都能有机会;在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不能只是少数人发展,而

  是共同发展。只有从起点和过程上保证全民共同致富,才能结果上最终实现全民共

  同富裕。

  从结果上讲,共同富裕指的是中国人民都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富裕不再带

  有阶级性,是全社会所有人的整体富裕。“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

  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有日子普遍好过。”因

  此,共同富裕既与贫富悬殊的两极分化根本对立,乂与平均主义要求的“均富”不

  相容。

  邓小平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

  化。”“我们允许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是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要

  防止两极分化。这就叫社会主义。”但是,社会实际和我们所预想的并没有完全在

  同一轨道上,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将引起广泛的关注。

  二、浅析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社会矛盾主要体现在贫富差距的越来越大,这在我们的生活中随

  处可见。衣、食、住、行都可以看到贫富的差距,而且现在权钱交易,政府已经充

  当了有钱人的代言人,对待穷人轻则态度恶劣、重者粗暴执法,从中可以看出贫富

  两阶级的对立,矛盾的突出。

  穷奢极欲的高档场所,普通白姓根本没有钱去消费,其至有的白姓还在为自己

  的基本生活而担忧。打工者岀卖的是廉价的劳动力,换来的不过三顿的温饱,而看

  那些当老板,生活是何等的穷奢极欲,这就是典型的资本家剥削工人的血汗。这些

  已经是很明显的两级分化了,而距离还在一步一步拉大。

  贫富差距造成了东西中部,城镇等各色不同的贫富悬殊问题。住在大城市的人

  民就可以享受不同的医疗健康教育等保障,其至去拥有购买奢侈品的权利,而居住

  在边远乡村的人民却连温饱问题也无法解决。据报告显示,中国亿万富翁的总数超

  过5万,赶超英美。从2009年7月31号信息时报上发表的文章看“每年至少要消

  费8299万元”,这是"‘富豪榜专业户”胡润为“中国新贵族”划定的消费标准,符合这一标准的中国新贵富豪有5.1万人。胡润研究员日前发布了北京、上海、杭

  州、深圳、成都、沈阳等六城市的新贵族消费门槛报告,胡润称,他的调查团队认为,在中国顶尖消费群体中,资产在100亿人民币以上的有200人左右,资产在10亿以

  上人民币的有2000人左右,资产在1亿以上人民币的有5万人左右,资产在1000万

  人民币以上的有80万人左右.而北京的亿万富豪数量居全国首位.然而,在这样恢

  宏的数字下,我们当今社会依旧有人解决不了温饱问题,住房问题,教育问题,医疗问

  题,我国甚至有超过10亿人面临饮水困难问题。

  在我们看着那些富豪榜上一个个醒目的财产数目时,不知道有没有想到过,如

  果这些人能拿出一部分钱帮助那些困难的同胞,我们社会的贫富差距会怎样?如果

  他们不只是在为了出名的时候才贡献那一点,能默默地为贫困人民做些什么,就当

  是买了点奢侈品、修了一次车,我们的社会会怎样?会更加和谐,贫富差距会减小

  很多。

  从以上事实,我想我们应该明白点什么了,也是时候考虑贫富差距问题的严峻

  性了吧?

  三、我国社会贫富差距的原因简要分析

  需要强调的是,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并非只有错误的决定,更多的还是

  正确的决定。这里只是因为选择了在贫富差距这个不太完善的角度分析而已。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

  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的帮助后富的,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有了理论的实现途

  径,还需要我们尽力为了我们的目标而奋斗。

  如果说产生贫富差距的原因。

  3.

  1中国社会基本国1w影响

  中国没有走上完全的纯粹的社会主义路线(当然,那也是不可取的)而产生贫

  富差距是一个极为正常的现象,并不是说人有三六九等。但是因为个人性格关系,如不愿工作、游手好闲的人,你没办法使他富有起来;有些人安于现状、不愿继续

  进取。再说普通大众,因为中国人口众多,尚无办法完全解决就业问题,只能慢慢

  努力,所以工资水平就要低出其它国家很多。劳动力供给大于劳动力需求,工资必

  然下降至最低水准。

  再加上国内经济体系处于病态,发展极不平衡,致使部分生活

  必备品价格虚高,比如房价、肉价之类。百姓手中没有积蓄,没有资本,就自然没

  有办法让家庭富裕起来。而这样的一高一低就促使了贫富差距的持续加大。

  3.2国家法律体制的不完全

  社会贫富差距大,不能说在国家法律体制上没有缺陷,个人认为,国家法律、体制的不完全应是其中的一个因素。

  解决这方而的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让一部分人先富是正确的,因为我国的农民人口众多,但是农副产品的价格不可能很高,利润有限。而且现在我国发展最

  缺的是内需,即国内民众的消费能力有限,所以迫切需要一些富人来消费,比如有一

  群人有能力消费高档茶叶,就可以多养活一批茶农。所以,需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且最好鼓励这部分人消费,以带动其他人的收入。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因为

  中国13亿的人口,9亿农民,自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关

  于国家的体制改革。国内许多富人都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取得财富。比如:偷税漏

  税,权钱交易。这些手段都是非正当的,都应该被禁止。

  四、解决或缓解贫富差距的对策分析

  【工哎我们仃了足够的知识理论和明确的行动li标。但是,任何事物,在初期

  探索的时候都是黑暗和未知的。】

  4.1改变公民的思想观念(与前面的原因分析相对应)

  4.

  2尽量解决不正当的收入差距

  个人认为,要实现共同富裕,现在应该首先解决不正当手段导致的收入差

  距。

  解决收入差距我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笫一,通过制定一些利于弱势群体

  的政策,给农民,工人以及其他社会下层人民提供一定的福利,解决他们的基本生

  活需求,从看不见的方面提高他们的收入;笫二,我国应该完善和制定足够的法律

  体制,来禁止钱权交易和垄断手段带来的非法收入,严厉惩治非法之徒。为了禁止

  不止“1竞争和交易,国家应该尽快完善学校、政府机关等的相关体制。这样做才能

  杜绝这些非法的手段,这样才能一定程度上减小社会贫富的两极分化。至于第二

  点,随着新的领导人的上台,防腐正在加强,相信在政府的严厉手法下,社会将更

  加廉明。

  4.3适当改变发展道路

  我们认为的共同富裕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一个人人富足,享受平等教育权

  力,拥有生活满足感的社会。那么,是否是一个完全平均的社会主义制度呢?人人

  拥有均等的钱,拥有共同的权力,拥有相等的社会地位。这样的社会就却成为了一

  个集体社会。

  我们社会的发展道路不是一成不变的,适合我国社会发展的才是最好的。

  以江苏的华西村为例,它的经验和成果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走集体经济是

  可以达到共同富裕的。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华西村一只坚持走集体经济的道

  路,他们成功了,在华西村人民他们拥有自我满足感,社会富足感,没有所谓的贫

  富差距,做到了

  真正的社会保障,他们拥有完善的医疗教育等保障体系,人们的吃

  穿住行全部有保障。

  我认为,走市场经济达到共同富裕,还是走集体经济,我们要走的路,不是只是按

  着原来的旧路,一种单一的旧路,我们可以选择一条融合集体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道

  路,做到真正的与时俱进,做到真止的共同富裕。

  5、结束语

  共同富裕是判断改革开放成败的标准。实现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决

  定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动因,也是判断改革开放成败的最终标准。

推荐访问: 共同富裕

本文标题:我对共同富裕的思考9篇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cha777.com/gongtongfuyu/121813.html

ag凯发旗舰厅的版权声明:
1.ag凯发旗舰厅-凯发k8官网下载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我对共同富裕的思考9篇》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ag凯发旗舰厅的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ag凯发旗舰厅,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 | | | | | |
凯发k8官网下载 copyright © 2016-2023 文驰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文驰范文网 ag凯发旗舰厅的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ag凯发旗舰厅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

网站地图